期待杏林春满时——有关医学精神的断想
Category: 集团动态
Date: 2018-05-16
Click: 2234
Author: 佚名
Collection:
有人拥有很多,却给得很少——而且他们是为了好名声才给予。他们掩藏的欲望,使他们的给予变得不够光明磊落。有人拥有很少,却付出全部。这些人相信生命,相信生命的慷慨,他们的箱柜永不会空乏。有人欢欣地给予,这份欢欣就是他们的报酬。有人痛苦地给予,这份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有人给予,但不感觉给予的痛苦,他们不寻求欣喜,也不是怀着行善的心;他们的给予,就像远处山谷中的桃金娘将香气吐入空中......——摘自纪伯...

有人拥有很多,却给得很少——而且他们是为了好名声才给予。他们掩藏的欲望,使他们的给予变得不够光明磊落。

有人拥有很少,却付出全部。这些人相信生命,相信生命的慷慨,他们的箱柜永不会空乏。

有人欢欣地给予,这份欢欣就是他们的报酬。

有人痛苦地给予,这份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有人给予,但不感觉给予的痛苦,他们不寻求欣喜,也不是怀着行善的心;他们的给予,就像远处山谷中的桃金娘将香气吐入空中......

——摘自纪伯伦诗集《先知》

 

 

今天学医的人都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词: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这位古希腊医者的教诲,已经成为千万所医科大学学生入学的第一堂必修课。

中国的医科学校,大多根据这个誓词作了大致意义相近的修订,变为医学生誓词,被以各种精致的牌匾或神圣的墙壁的形式置于学校的最佳区域,人们走过都会对其肃然起敬。

但是,也许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太快,人们过于关注追求物欲或者置身于浮躁环境的原因,众多的医生对这样的圣物已经熟视无睹或者漠不关心。

在我所知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已经破水临盆的急诊产妇被告知没有床位,要求其转往别的医院;一个农村转诊过来的病危儿童,在监护室门口,医务人员告知无助的年轻夫妻,请他们想清楚住院不能陪伴而且费用高昂,希望他们想清楚是否要在这里就医;我的一位朋友在医院里作了手术,可到出院时我问他主治医师是谁,他竟支吾半天,说不清楚;更有甚者,据报道一位急诊外科医生,竟然因为手术费不够,而赌气将患者缝好的伤口拆了线......

曾几何时,医学精神堕落至此?!

的确,医学起源于蒙昧时代的巫术或神灵,但是它一开始就以悲天悯人,扶危济困为出发点;医院的出现,也是医生借助的诊治工具放不下他的出诊箱之后,才开始形成固定的诊疗场所,但医院最早的目的也是收容病贫的患者,给予救治和抚慰。

医者的光辉是温暖人心的。我想,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能够像医学这样,让人满心骄傲的了!所以范仲淹也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最值得我们怀念的,是古代的董奉医生。这位三国时期与华佗、张仲景齐名的道士医者,医术精湛,奉行治病救人的理想,追求简约清淡的生活,每治病患,分文不取,只是要求被救治的病人在他行医的诊所周围种植杏树,大病多种,小病少种;当救治的病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诊所被掩映在蔚然成林的杏树阵中,这位神医每于树阵之中,坐看春华秋实;杏子熟了,乡亲们都来分食,并以米粮相置换,换来的米粮堆积成山,于是每到秋凉寒冬或灾荒困顿之时,董医生就定期把米粮送给穷苦之人,救济温饱。

也许今天看来这是一个乌托邦的故事,但是一个人把事业做到如此,不卑不亢,没有一丝铜臭,没有一丝功利,一年四季坐拥杏林,忙时治病救人倍受尊崇,闲时可以欣赏季节变换如诗一般的美景,看到满仓的收获被大众所分享......这位修道的医者,我真难以想象,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将是怎样的仙风,是怎样的气度,是怎样的满心愉悦!

现代医学已经远远不是这样的茅屋山林和箪食壶浆了,它涉及了太多的钢筋水泥、规制范式和世故物欲。人文关怀是一种柔软温暖的情愫,在这些现代医学的硬朗物体面前显得毫无依存之地,难怪乎医学精神会堕落,会使人感觉一种恶劣的寒气!

仔细想来,而今一个正直医生的成长,的确是要经历千辛万苦的,长期的付出和投入,收获的与那些投机取巧、钻营苟且之辈相比何止万之一二。今天的医者不可能向董医生那样结庐山林,不食烟火,即使想,到哪里去寻找那一片空地?

可是,我们的医学精神是不宜丢弃的。我曾经看到一部电视剧里的一位中国医生,甚至愿意去救治一个被俘受伤的日本敌人,他的理由是他是他的病人!我也曾了解到一个年仅20岁的时髦护士,路过时能够对昏倒在地的邋遢老头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这就又回到希波克拉底的教诲上来,富贵贫贱都不是医生选择病人的理由,而医学精神的本质是以悲悯之心去关注受到伤害的患者,唯有如此,医者才可能完成被人诟病的自我救赎,才可能找回如董奉医生那样的满心骄傲。

所以,好的医生都知道,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是他们职业的左右手,是完成医者使命必备的两样功夫。之所以医德沦丧而医术发达,我们姑且怪罪于物欲社会吧!但是,如果医者要找回那种满心骄傲的喜悦状态,估计找回高尚医德这支手臂还是必需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医院,包括很多富有情怀的社会办医投资者,正在平衡这双手臂的作用,不仅是通过学术平台和硬件环境的投入来促进精湛医术的发展,更是通过慈善公益与人文关怀来推动医学精神的培育;而不是开展所谓的企业化管理或者机械流程式营运。

医学绝不仅仅是个用来谋生的手段,它更是一项需要人们孜孜以求的事业。身在其中的医者,更大程度上应当是超脱于物欲和私念的精神富有者。

所以,我倒是有个建议,在我们那些现代化巍峨医疗大楼的四周,都种上一色的杏树,营造一种关怀扶助的氛围,这样每到春天,我们就能看到杏林春满了!

 

作者简介:

陈文贤,男,1968年生,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内科医师,现为华医瑞建公司医疗事业部负责人。1986年进入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先后在核工业416医院、四川大学科技处、华西附二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及华西上锦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和医院管理工作近30年,专注于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研究,擅长医疗市场分析与医院战略管理,对医疗技术评价与健康公平性、社区卫生服务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多次参与各类医院管理咨询服务与培训活动,为政府部门提供卫生规划咨询等。担任四川省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研究会会员,西南财经大学兼职研究员,成都市医改效果评价组成员。曾负责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Previous: 花花世界 节后的山谷你要来
Next: 厉害了 我的女神节